天气转冷,又进入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。如果出现这些表现,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发出的信号,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诊疗。
1.胸闷
胸闷一般指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的一种主观感受,多由心脏或肺部疾病引起。如果活动时出现胸闷或胸闷加重,休息后逐渐缓解,甚至安静状态下也有胸闷的发生,发作时间为数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,每日可发作数次,则应高度警惕是否存在导致心肌供血不足的相关疾病。
2.胸痛
引起胸痛的原因复杂多样,主要是胸部疾病所致,如冠心病、主动脉夹层、肺栓塞、气胸、胸膜炎等。如果在活动时甚至安静状态下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,且疼痛多为压迫紧缩性或伴烧灼感、胸闷,每次发作数分钟,休息后逐渐缓解,日常生活中反复发作,可能是心绞痛的表现。若疼痛持续二十分钟以上不缓解,且伴有心慌、汗出、恶心等症状,要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。 赣州资讯网
3.头晕
头晕主要表现为视物旋转或自身旋转感,多伴有恶心,严重时可有呕吐、出虚汗等症状。引起头晕的原因比较多,常见包括血压异常、脑血管疾病、颈椎病、低血糖等情况。高血压的头晕一般呈持续性,而非阵发性,患者常表现为头昏、头胀、头重脚轻,甚至脑内摇晃,伴有眼花等一系列感觉。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头痛。
4.心慌
心慌又被称为心悸,特指一种主观感受,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,常见描述“心跳时快时慢”“心跳得快”“停跳”等。心慌一般可突然短暂发作,也可反复呈较持续的发作。心慌可由多种因素引起,包括心脏疾病、药物、精神障碍、浓茶或咖啡、剧烈运动等。如患者反复出现心慌感觉,应前往医疗机构行心电图检查(必要时可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),由专业医生评估诊断为何种心律失常及病因,从而进一步对症处理。
5.下肢水肿
下肢水肿可由多种原因导致,包括生理因素、药物因素,以及肾脏疾病、心脏疾病、肝脏疾病等。不同疾病导致的水肿特点不同。如果出现下肢凹陷性水肿,且伴有胸闷、憋喘、心慌、乏力、头晕等症状,应进一步做心血管方面的专业检查,以明确是否有心力衰竭、心脏瓣膜病等疾病。
以上为心血管疾病的几种常见症状,并列举了几种可能的常见病因。医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科目,且疾病的表现有时并不典型。如若出现身体上的不适,不宜自行处理,应尽早就医,由专业医生进一步检查、评估和治疗。